著名学者黄修己去世,享年90岁

5月11日,著名学者、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修己逝世,享年90岁。

黄修己1935年出生于福州,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,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,1987年调入中山大学。

著名学者黄修己。

黄修己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卓有建树,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、学术史家,曾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,被评为“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”。主要编著有《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(第三版)》《中国现代文学简史》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(第二版)》《百年中华文学史话》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*** 论集》《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(第二版)》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》《赵树理评传》《赵树理研究》《不平坦的路》《张爱玲作品赏析》等作品。

《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(第三版)》。

2023年10月,黄修己获颁“中国现代文学学术贡献荣誉奖”。这一奖项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的更高荣誉,授予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。

北京大学教授商金林表示,黄修己的治学特色可以归纳为四点,一是打通现当代研究,赵树理研究便是其中范例;二是由“专”到“博”,由研究赵树理起家,扩展到整部文学史;三是走史论相结合的道路,黄修己所著《中国现代文学简史》和《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》,都是论从史出的成功之作;四是从“史料”里找“文献”,从“文献”里找“史料”,《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》被誉为“专精”与“博通”的交融。

“黄修己教授开创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博士点,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。”中山大学副校长郑跃介绍,黄修己不仅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,而且为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彭玉平看来,黄修己先生调入中山大学后,带领一批学有专攻的学者大力调整学科格局,逐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、20世纪中国文学史、中国现代文学编纂史与学术史等方面树立起中山大学的学术品牌。“一个学科要有一个灵魂,既要有洞悉历史的深邃、关怀当下的热情,更要有前瞻未来的锐眼。黄修己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全局观、穿透力和辐射性的‘学科灵魂’。”他说。

记者了解到,黄修己编写的《中国现代文学简史》曾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。这部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在1984年推出的著作,是新时期以来之一部由个人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,率先吸收了新时期的一些思想解放的观点和开放的文学史视野。“不少有特色的作家作品,都是由黄先生这部著作之一次写进文学史的,这是得风气之先的学术创举,也折射出黄先生文学史视野的开放。”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解志熙说。

《中国现代文学简史》。

  • 京东MALL北京首店试营业,线下零售再扩张
  • 汶川地震,17年了
  • 好运粤港澳·全运多面睇|从“中国荔乡”开启十五运会群众赛事,背后大有讲究
  • 总粉丝破亿!当网络大V遇见硬核科技,互联网时代如何书写上海故事?
  • 谷雨首个快闪空间亮相上海,蓝瓶咖啡跨界联名Marimekko|是日美好事物
  • 全面提升中俄关系的高度、维度、韧度(和音)
  • 牛弹琴:印巴之战进入第二阶段,巴方公布令人震惊消息
  • 书法家孙晓云:以笔墨传承千年家训智慧
  • 越疆科技与腾讯云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
  • 上海工匠学院首届学历班56人毕业,新一届拟招生200人
  • 沪上阿姨如何兑现200亿市值的想象力?
  • “不像个总统”,重新活跃的拜登再批特朗普
  • 美国债市:短端领跌国债 美联储降息预期减退
  • 中基协年内已开出182张“罚单”,信披违规等八大类问题成为重灾区
  • 牛市早报|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公布
  • 美国开始对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25%关税,石破茂撂狠话:绝对无法接受
  • 新一轮“降息潮”来临,存款利率全面迈向“1时代”
  • 瑞士联邦主席凯勒-祖特尔、联邦副主席帕姆兰会见何立峰